电影文学策划的责任与使命

发布时间:2024-12-19 13:46:45来源:nba小九直播浏览次数:1作者:nba小九直播高清

  早在20世纪初期,随着电影成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,故事编写逐渐受到重视,彼时,通常由导演和制片人根据具体拍摄情况,对脚本提出意见,并敦促编剧做调整与修改,承担起最初的文学编辑工作。20世纪20年代,伴随着电影工业的日益成熟,其商品属性日渐显现,对生产各环节人员的专业需求也随之增加,电影文学编辑这项职业应运而生。如果以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进行划分,新中国电影文学策划形成发展可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。

  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,国产电影生产大多依靠国有制片厂,全国电影生产工作由国家下达具体任务,并下拨拍摄经费,无需发行工作,影片统购统销。当时几乎每一家电影制片厂,都拥有文学部,并设有分管文学艺术创作的副厂长,他们或为著名编剧、或为经验比较丰富的编辑,负责剧本质量,推进创作生产。文学部设有编剧、文学编辑等业务岗位,编剧负责创作剧本,文学编辑作为整个电影生产环节重要的一环,负责确定选题、寻找有关的资料、陪同采访、讨论大纲、剧本意见,甚至亲自修改剧本,是一个“为他人做嫁衣裳”的职业。

  因当时的电影行业体制,文学编辑在剧本创作环节拥有很大的话语权,不仅要抓数量、抓质量,还需要承担起发现新人、培养新人的工作。著名编剧高满堂就曾说过:“当年编剧竞争很激烈,文学编辑很严苛,江怀延说文学编辑这一行是以挑剔为职业的。编剧不管大小,写的剧本都得面临文学编辑与主管剧本的副厂长等人的审核与讨论,仿清楼楼道里常听到‘谁谁谁今天过堂了’的叫喊,就是那位编剧的本子那天过审了。”在那个年代,那是一个光荣而令人自豪的职业,但也因为其旱涝保收的工作性质,确实易产生消极怠工的状态。

  八十年代后期,中国电影进入转型期,电影行业的改革,首先便是从各大电影厂的电影文学部开始的。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的变化,随着电影观念的改编,电影文学编辑工作开始向策划转变,从最初的剧本创作端,延伸至拍摄、制作,与市场进行更好的接轨,大部分文学部也调整为策划部,文学编辑或是分流改行,或是“下海”进入头部民营电影公司管创作、抓项目,或是顺应时代潮流,成为编剧。

  进入新千年后,电影市场化改革日益成熟,和国有电影制片厂不同,非公有制企业更注重市场化运作,不再“养人”,而是根据题材聘请编剧进行创作。为更好地服务编剧,企业会招聘应届毕业生担任文学策划(也被成为责编),但由于策划既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电影市场,又要控制编剧天马行空的思想,对个人在经验阅历、艺术感悟、思想意识、专业能力上均有较高的要求,这显然与当时招聘对象并不匹配,也导致很大一部分文学策划的主要职能是协助编剧处理事务性工作,甚至成为编剧的“枪手”。

  进入新时代后,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提升的黄金时期,大量资本涌入为进一步践行“双百”方针提供了资金保障。电影文学策划工作,也因市场的逐步成熟和专业化的趋势,呈现出更好的职业发展走向。

  此时,制片方从市场改革初期的“一腔热情”,逐渐向专业电影公司转变,并充分认识到电影文学策划在创作工作中的重要性。有经验、有实力的片方,会聘请一些著名编剧或资深责编担任文学策划,帮助编剧打开创作思路,提升剧本质量;初入行业或是受资金等因素影响的小型制片公司,也会以雇佣的方式,聘请热爱电影的年轻人担任此项工作,以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变化。与本世纪初的情况不同,这些年轻的策划人大多具有专业的教育背景,良好的电影观念,较强的沟通能力,甚至对自己的职业有较强的认同感,能共情编剧的创作。

  那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文学策划呢?从事电影文学策划工作要具有清醒的头脑。何为清醒的头脑?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电影,中国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社会主义文艺的属性,是歌颂真善美,是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真实的生活中的黑暗与消极,这是自左翼电影时期到现在不曾改变的创作准则,更是观众、是人民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。

  当今中国,跨越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,站在极不平凡的历史坐标上,文艺工作者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任务。我们的每一位电影文学策划,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,不能妄自菲薄,不能庸庸度日,要明确自己作为一位思想工作者、灵魂工作师的重要责任。

  从事电影文学策划工作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。随着电影市场的完善,健康资本不断涌入。一小部分文学策划因年龄、经历、专业、天赋、品质等各方面原因,更多关注个人的得失。他们不对剧本负责,不对影片负责,选择性忽略在剧本创作层面的探讨,或向编剧提取分成,获取违规收入,或想在项目中占据更多话语权,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,沽名钓誉。但实践证明,害群之马很快便会消声灭迹,终将被行业淘汰。

  从事电影文学策划工作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。在电影文学策划职业形成初期,我们并没有相关专业对从业者进行培训,电影制片厂多招收文学类相关专业毕业生担任编辑工作,年轻人进厂便以“师父带徒弟”的模式促进职业成长,行业以此完成阶梯式人才培养。

  众所周知,电影剧本的优劣与完成片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在最近几次青年电影周的调研活动中我们得知,大部分青年导演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剧作训练,甚至从未阅读过一个完整的、质量上乘的剧本,并非否认导演的编创能力,只是作者电影与商业电影在运作方式上毕竟不一样,青年导演将来也必将成长为“为中国电影市场服务、为观众服务”的创作者,若是有一名专业的策划从中帮助一二,或许其作品质量和个人成长都会受益良多。

  除了业务能力,电影文学策划亟需提高对题材的敏感性。开发怎样的题材?选择怎样的类型?接触怎样的编剧?怎样解决创作中虚假粗制滥造的问题,提升影片的质量,策划应该走在编剧的前面,协助创作人员共同实现作品的最高艺术价值。

  夏衍先生曾经说过,“我们的编辑同作家相比是高手,平手,还是下手?应当是高手,至少应当是平手”。著名电影实业家陈荒煤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:我们的作品,只要一写到党的地下工作者,往往有几条是不肯能放弃的;如西装革履、旗袍项链、跳舞喝酒、情场做戏、外加十八般武艺。两个五十多年的例子,放在当下依然适用,尤感惭愧。或许编剧身在其中,并不自知,但我们文学策划要帮助编剧看到这种“不可能放弃的重复性”,找到艺术与众不同的闪光点。

  归根到底,我们电影文学策划,应该以自己的专业性与社会责任感,提高对电影文学专业的认识,树立牢固的职业道德品质,成为中国电影文学工作的辅佐者,以卓有成效的劳动,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。

上一篇:2024中国电影刀刃向内 下一篇:不拉窗帘与男友玩“拔萝卜”周冬雨还是暴露本性原来身后有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