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友东,教授,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、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,博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先后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,复旦大学博士后,1999年起在上海大学工作。2001-2003年分别在美国纽约城市大学、日本会津大学做访问教授。
曾担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,影视艺术技术学院(上海电影学院前身)影视工程系主任等职。主要是做计算机图形学、虚拟现实、数字影视技术、影视大数据分析、老电影数字修复等研究工作,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。担任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,上海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理事长,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副会长,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专委会常务委员、智能传媒专委会常务委员,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委员,《现代电影技术》《电影理论研究》《上海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编委等职。上海大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“数字媒体技术”专业负责人,交叉学科“数字媒体创意工程”硕士博士点负责人,上海市重点课程“电影技术导论”负责人,2016年获上海市育才奖,202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。
1985年,丁友东教授顺利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硕连读,攻读数学专业;博士毕业后,在复旦大学数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;1999年,来到上海大学任教。漫漫二十三载,丁友东教授曾先后在计算机学院、上海电影学院(前身为影视艺术技术学院)任职,并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前沿技术结合进行对口专业教学,实现数学领域、计算机领域以及影视领域的有机交融。
专业“三跨”,但丁友东教授的“从教”情结一脉相承,并凝聚于心、外化于行。丁教授认为,老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。谈起选择教师岗位的初衷,他表示,年少时自己便对教师这一岗位抱有好感,求学之时,老师的教学风格又十分契合自己的学习习惯,这些经历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学科兴趣以及择业方向。
在丁老师看来,对于青年教师而言,应当在科研与教学中统筹协调国家战略、社会实际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,从而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。而于青年学生而言,则要加强学术训练,培养问题意识,进而探索研究问题与行业发展、国家建设的有机结合。
“和蔼可亲”“平等待人”这是丁老师学生给予他的评价。“跟年轻人打交道,让我也感到充满了许多活力。”丁老师如是说。
从教数载,丁老师始终践行“亦师亦友”的师生相处模式,贯彻“教学相长”的教学理念。他循循善诱,结合学生个人研究兴趣与技术特长,统筹协调国家战略、行业发展与专业特色,就学生的科研方向提出可行性意见;每周例会上,丁老师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,鼓励学生发挥长处,化解科研困惑,强调重视前沿技术热点的重要性,重视艺术与技术的融汇贯通,助力学生进一步推进科研任务。
8万个3D模型、15万张图片、1000个5M以上的视频片段……这一些数据是丁教授团队某一项研究课题所完成的任务量。随着AI时代的到来,研究创新和应用创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。丁教授谈道,与开源的公共数据集不同,搭建与影视行业相关、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集对于算法应用的改进意义非凡。
此外,丁教授积极打造“产学研”一体化的学科建设矩阵,主动寻求与国内顶级科研机构院所——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,并成立电影高新技术联合实验室;同时,通过和Base、中影、诺华视创等业界顶级的后期制作公司合作联动,培养后备人才。
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。截止目前,丁教授担任本科生全程导师共指导19名本科生,另外指导77名学生获硕士学位,12名学生获博士学位。其中,9名学生留任高校,数名学生任职于广告、游戏、影视等行业,为社会进步与行业发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。
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,当时以“养成建国人才,促进文化事业”为宗旨,在中国革命和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。在丁教授看来,传承上海大学精神一定要适应国际变化新形势,顺应国家发展新战略,满足社会进步新需求。理工科注重科技守正创新,突破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难题;人文社科力争讲好中国故事,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。
回望二十三载上大路,丁教授指出,近年来,上海大学发展势头迅猛,正以奋进者姿态向建成世界一流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迈进。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,丁教授特别指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学校在文科领域重点打造“五大阵地”(城市社会治理、考古与文保、新海派文化、艺术技术、 数字化的经济与管理)建设,这也为电影学科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提供了契机。
未来,上海大学电影学科一是要紧跟前沿技术,二是要结合影视产业实际应用需求,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,助力影视创作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既为学校学科发展贡献力量,更为国家实现文化强国、电影强国注入科技动力。